【尋訪龍江紅色印記】

哈爾濱市道里區(qū)西十五道街33號小樓 深藏一段紅色過往

2021年04月20日16:34  來源:人民網(wǎng)-黑龍江頻道
 

哈爾濱黨史紀念館。

人民網(wǎng)哈爾濱4月20日電 (李熙爽)近日,“紅色印記——講述龍江百年黨史故事”主題調研采訪活動小組來到哈爾濱黨史紀念館。這是位于哈爾濱中央大街南端東側,道里區(qū)西十五道街33號的一棟典雅小樓。紀念館負責人馬天龍介紹,紀念館的前身是一處紅色革命遺址——天馬廣告社。上世紀30年代,部分黨內(nèi)文藝工作者和愛國青年在這里以筆為劍,用詩文呼喚民族的覺醒。

天馬廣告社舊址。

哈爾濱黨史紀念館是一棟呈中心對稱的三層小樓,各式各樣的石膏雕花是外墻最顯眼的裝飾。有雕刻出的樹葉和流蘇穗兒,還有一簇簇中式牡丹花,充滿古典風情。這種“中西結合”的建筑外觀,正是小樓最初的風貌。那時候,在它的閣樓上,有一個叫“天馬廣告社”的地方,匯聚了金劍嘯、蕭軍、蕭紅、羅烽、侯小古等歷史名人。

哈爾濱黨史紀念館。

如今的小樓,只有外墻保留了當年的樣子,內(nèi)部已改造為黨史紀念館。走入大廳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鮮紅的主題雕塑——火紅的黨旗迎風飄揚,如同正向天空升騰的熊熊火焰。環(huán)繞大廳的弧形浮雕墻,分別展現(xiàn)了馬克思主義在哈爾濱的早期傳播、左翼文化運動、東北抗日聯(lián)軍十四年艱苦斗爭、哈爾濱解放、哈爾濱人民支援解放戰(zhàn)爭、“一五”時期哈爾濱工業(yè)建設的輝煌成就等八個歷史場景。中國共產(chǎn)黨在哈爾濱的歷史,波瀾壯闊,曲折動人。紀念館特意設計了一條紅色之路,象征著中國共產(chǎn)黨領導哈爾濱人民走過的道路。道路中間鑲嵌著六個重要歷史印記,包括1923年,東北地區(qū)黨組織——中共哈爾濱組建立;1946年,哈爾濱成為全國解放最早的大城市;1949年新中國成立等。通過這條紅色之路,我們仿佛能夠聆聽那些歷史的回聲,重溫往昔的畫面。

哈爾濱黨史紀念館的二樓,有一處獨立的展區(qū),介紹左翼作家、革命烈士金劍嘯。馬天龍說,“哈爾濱黨史紀念館依托于哈爾濱紅色遺址——天馬廣告社建立而成,金劍嘯就是天馬廣告社的創(chuàng)辦人!

金劍嘯,原名金承載,1910年出生于沈陽。3歲時,他跟隨家人遷至哈爾濱。當年,各國文化在哈爾濱交融,讓不少哈爾濱人獲得了國際視野,其中也包括金劍嘯。他尤為欣賞普希金與高爾基的作品,自己也在《晨光報》等文藝副刊上發(fā)表詩歌。

原本,金劍嘯打算學醫(yī),但動蕩的時局讓他最終決定以筆為劍,與反動當局展開斗爭。1930年,金劍嘯考入上海新華藝術?茖W校。這一年他加入了中國共產(chǎn)主義青年團。由于他積極參加革命,被學校勒令退學。1931年,他轉入上海藝術大學教育系,學習繪畫,不久成為中國共產(chǎn)黨正式黨員。1931年,“白色恐怖”十分嚴重,金劍嘯本想留在上海參加革命活動,但在黨組織的安排下,他最終于8月回到家鄉(xiāng)哈爾濱,開展宣傳工作。

回到哈爾濱之后,金劍嘯在中共哈爾濱市委員會擔任西區(qū)(道里)區(qū)委宣傳委員,楊靖宇(當時化名張貫一)任市委書記。他替報紙《滿洲紅旗》畫插圖,歌頌抗日斗爭事跡,還參加了排演進步話劇的“星星劇團”,利用文藝作品宣傳愛國思想。在馮詠秋的家中,他和進步青年辦起了文藝沙龍,因為屋外爬滿牽;ǎ除埖妹盃颗7弧。一群愛國青年時常聚在一起,當時的中共滿洲省委秘書長馮仲云也經(jīng)常來這里參加活動。

為掩護革命運動,金劍嘯創(chuàng)辦了“天馬廣告社”。廣告社只是這里對外的“身份”,這里還是黨領導的左翼文化運動的聯(lián)絡點和活動陣地。馬天龍介紹,“作家蕭紅、侯小古都在天馬廣告社工作過,曾擔任金劍嘯的副手。蕭紅還寫過一篇小說《廣告副手》,其中就包含了這段經(jīng)歷!薄疤祚R廣告社”創(chuàng)建后,業(yè)務不斷擴大,不僅可以養(yǎng)活金劍嘯,還能接濟地下黨員!豆枮I紅色遺址》一書介紹,有一次,負責工人運動的張士熊到廣告社找金劍嘯,他汗流浹背,一張蠟黃的臉,骨瘦如柴。金劍嘯趕快為他倒了一杯水,扶他坐下,然后囑咐了侯小古幾句話。不一會兒,侯小古拎著一個大紙包回來了,里面全是好吃的,他笑著對張士熊說:“肚子餓了,快吃吧!”而金劍嘯自己,卻一邊啃著“黑列巴”、喝著白水,一邊為畫著色。張士熊有點不好意思:“金大哥你就吃這個?”金劍嘯幽默地回答:“吃這樣的西餐,我都習慣了!

1932年8月,松花江洪水泛濫,許多災民無家可歸。大水退后,為了救濟災民,金劍嘯與朋友們舉辦了一個賑災畫展,黃吟秋、蕭紅等人的畫作都參展了。

1934年,左翼文化人的作品和活動引起敵人注意。為了保護大家,保存革命力量,金劍嘯建議一部分文藝工作者轉移。當年5月,蕭軍、蕭紅決定離開哈爾濱。馬天龍說,“他們離別的前一夜,金劍嘯在天馬廣告社為兩人餞行,羅烽、白朗、侯小古等也參加歡送。”大家邊吃邊談,難舍難分。席間,金劍嘯還為蕭軍、蕭紅每人畫了一幅油畫像,作為分別的紀念。感覺風頭不對,大家勸金劍嘯一起出走,他執(zhí)意不肯:“我還有任務,留在這里繼續(xù)堅持斗爭!1935年5月,由于敵人的政治壓迫,“天馬廣告社”被迫關閉。

哈爾濱市委史志研究室宣教處副處長徐輝介紹,關閉“天馬廣告社”之后,金劍嘯繼續(xù)戰(zhàn)斗。他來到齊齊哈爾,在黑龍江民報社任文藝副刊編輯,繼續(xù)進行革命文藝宣傳活動。他為這個副刊取了一個非常新穎的名字“蕪田”,意思是這塊宣傳陣地原為荒蕪的土地,現(xiàn)在要好好開墾。金劍嘯積極寫作,在“蕪田”發(fā)表劇本、小說、詩歌等作品,其中,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敘事長詩《興安嶺的風雪》,熱情歌頌了東北抗日聯(lián)軍同日本帝國主義斗爭的英雄壯舉。

1936年,金劍嘯返回哈爾濱,接辦了本已?摹洞蟊毙聢螽嬁。在畫刊中,金劍嘯把紅軍比作出山的猛虎,熱烈地歌頌了紅軍的英勇善戰(zhàn)。他還在畫報上登載了“高爾基突然病!钡南,受到廣大讀者的重視,同時也引起了敵人的注意。1936年6月13日下午,日本駐哈總領事館便衣特務逮捕了金劍嘯。

徐輝說,因金劍嘯曾在齊齊哈爾《黑龍江民報》工作過,敵人認為他一定是共產(chǎn)黨的重要人物,因而在哈爾濱關押一周后,把他押送到齊齊哈爾審訊。在獄中,敵人對他用盡酷刑,但他堅貞不屈,自己承擔了全部責任,沒有暴露黨的關系。

1936年8月15日,金劍嘯被判處死刑,立即執(zhí)行。金劍嘯英勇就義,他的斗爭精神人民不會忘記。1996年,經(jīng)國務院批準,哈爾濱為金劍嘯、李兆麟、楊靖宇、趙尚志四位英烈鑄造銅像。在哈爾濱市清濱公園,金劍嘯的雕像久久佇立,凝視著這片他以筆為劍守護過的大地。

圖片由哈爾濱黨史紀念館提供。

(責編:王思迪、李忠雙)
若尔盖县| 米脂县| 南昌市| 金华市| 新兴县| 晴隆县| 龙游县| 河南省| 来凤县| 深圳市| 福州市| 伽师县| 桐庐县| 吴旗县| 金平| 叶城县| 北宁市| 普陀区| 清水河县| 宝山区| 潼关县| 利津县| 天祝| 启东市| 泸定县| 南投县| 康乐县| 寿阳县| 和顺县| 天祝| 磐石市| 河西区| 获嘉县| 习水县| 安龙县| 双鸭山市| 乐昌市| 冕宁县| 梓潼县| 淮南市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