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江口壯歌

2021年06月29日11:02  來源:黑龍江日報
 
原標題:三江口壯歌

三江口生態(tài)旅游區(qū),南北公路大動脈同三公路起點。

松江潮涌,奔流向東,匯于同江。

松花江,在松嫩平原上一路踏歌而行,過城池、潤田園,在佳木斯域內舞動305公里,進入黑龍江省水運第一大港——同江。

這里,有國內最長的高速路同三公路起點;包攬洪河、三江、八岔島三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(qū)和街津口國家級森林公園、三江口國家濕地公園;這里有赫哲族民俗風情,有邊境口岸的暢達,多元文化匯聚;還有中俄界江上的第一座跨江鐵路大橋正整裝待“通”。

從拉哈蘇蘇到今日同江

在同江市緊鄰松花江水汊的通江街北端,坐落著一幢百年老房——拉哈蘇蘇海關舊址。拉哈蘇蘇海關舊址博物館負責人王增祥說,拉哈蘇蘇是赫哲語,意為“老屋”。上個世紀初,拉哈蘇蘇是軍事、通商要地,是我國東北邊陲的重要門戶。1909年,經(jīng)清政府幾經(jīng)交涉,終于從列強手中收回被占多年的拉哈蘇蘇,1909年7月1日在此設立拉哈蘇蘇分卡,同年這里設臨江府,1914年2月改稱同江縣。

“1986年,國家恢復同江為一類口岸;1988年,黑龍江省批準同江為通貿興邊試驗區(qū);1994年被批準為國際港口……”說起同江在改革開放后的步調,姜鐘曉如數(shù)家珍。今年75歲的他,改革開放之初作為同江市領導,見證了同江市恢復口岸功能后用土豆換木材的外貿實例。

“1987年10月,同江全城人支持邊貿過貨,一家一戶的秋儲土豆都拿出來,靠著肩扛、車拉、船運,硬是湊足了對岸需要的600噸土豆!這些土豆換回來7000立方米木材。這,就是同江邊境貿易的起點!苯姇哉f。

新任同江市委副書記李忠,曾在同江口岸辦工作多年。他說,如今,同江作為黑龍江省水運第一大港,建設了首座固冰浮橋,同江鐵路已并入東北鐵路網(wǎng),中俄界江鐵路大橋又把同江引入口岸新時代。2020年,同江市GDP實現(xiàn)110.9億元,進出口貿易實現(xiàn)26億元。

江匯于此 路達八方

松花江進入同江后玩了個急轉彎,從大江東流,突然在這里“橫”過來向北奔去。因此,同江有個地方叫“橫江口”,這里是同江西港——黑龍江省第一大外貿港所在地,同江市商務和口岸局,也坐落于此。

在松花江粼粼波光中,西港里貨船汽笛聲聲,省航運公司同江港務公司的60多艘駁船、推輪和滾裝船在這里?砍鋈。“近期木材、煤炭價格上漲,從俄羅斯過來的船只就沒斷過!蓖猩虅蘸涂诎毒指本珠L李恩國說,自今年5月20日開關以來,西港進出口貨物運輸量達3.7萬余噸,同比增長58%。

李恩國介紹,同江西港可通行3000噸級船舶,主要功能是進出口貨物運輸,目前已開通至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港、下列寧斯闊耶港,至日本酒田港等多條國際航線。這里建有鐵路專用線4.8公里,港口泊位總數(shù)達到10個,年貨物吞吐能力達到400萬噸。進出口貨物通過陸港聯(lián)運對外可輻射俄遠東地區(qū),對內可輻射東北三省乃至國內各地。

“才”聚同江大道開啟

到同江,必須打卡三江口。

初夏的三江口,游人如織。松花江畔“起點”公園游船碼頭,一艘白色的大船在藍天下駛向江中。三江口是歷史上著名的古戰(zhàn)場之一,而今,兩條大江為這里的人們送來生意。

趙樹偉,一個有想法的個體經(jīng)營者,在三江口廣場東邊商業(yè)區(qū)經(jīng)營著三個旅游紀念品商鋪,其中一個專售魚皮畫魚皮制品的店鋪,由姐姐趙淑清經(jīng)管著。趙淑清會做魚皮衣、魚皮畫,她的一幅小的魚皮畫賣二三百元,她制作的魚皮衣曾進過國內一家博物館,還被來自日本的游客買回去收藏過。

同樣是馬哈魚皮,今年70歲的赫哲族老人尤文鳳把它做成了文化。在赫哲族文化藝術中心,尤文鳳有自己的工作室,她的魚皮制作技術在2007年被確定進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,其代表作品多次參與展覽、文化交流,部分魚皮服飾作品被個人或館藏,并在比賽中多次獲獎。

在同江,“高手在民間”這話一點不假。傳統(tǒng)的非遺文化此刻正在和越來越逼近的“大橋經(jīng)濟”相融合。江匯于此,“才”聚于此,在今天的同江格外凸顯。

同江市委副書記李忠說,中俄界江上的第一座跨江鐵路大橋不僅是口岸作用,更起到了為同江引“才”作用。

在同江市外事辦,一副大學生模樣的辦公室主任朱夢迪,2020年高分通過黑龍江省邊境急需緊缺崗位公務員招考,來到同江就職。她說,同江給急需人才的待遇十分具有吸引力。

吸引人才,還要才盡其用。在同江市婦幼保健院,2019年畢業(yè)于黑龍江中醫(yī)藥大學的研究生潘慧,現(xiàn)在已是醫(yī)院中醫(yī)科主任,她選擇回到家鄉(xiāng)同江開啟自己的從醫(yī)生涯,不到三年時間,便挑起醫(yī)院中醫(yī)科的大梁。

同江市委組織部干部王乾宇介紹,2020年,同江市創(chuàng)新推出“6+20”人才政策新體系,大力實施智匯江城、名校優(yōu)生、邊城英才等“六大計劃”,以20條有力舉措為引進人才提供全方位保障,當年引進事業(yè)單位人員、選調生和公務員160人。如今,同江市建立了六類人才信息庫,入庫人才達6330余人。2020年,同江市為人才發(fā)展累計投入385.07萬元。

從拉哈蘇蘇到今日同江,百余年弦歌不斷,百余年薪火相傳。(記者 張長虹/文 記者 郭俊峰 邵國良/攝)

(責編:王艷、趙怡)